新冠病毒疫情期間,安大略省、托貝哥與東京的弱勢孩子,獲得當地同濟會提供的電腦協助學校課業進行。

隨著新冠病毒疫情蔓延,全球有十五億學童無法上學。某些學生的學習方式轉換順暢,本來在課堂上進行的學習,轉換到家庭電腦或學生筆電上進行。
然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,全球卻有將近八億三千萬年輕學子無法使用電腦。無數同濟分會正設法對抗新冠疫情突顯出來的數位落差。
分會正與校區合作,運用同濟兒童基金撥出的補助款,提供學生適當的科技。
在托貝哥的史卡博洛分發食物籃時,雪莉-安.麥克皮爾森-普萊斯說該會發現了社區內的家庭所面對的困難。她聽說一個擁有六個孩子的家庭,全都試著用爸爸的智慧型手機作功課。
史卡博洛同濟會正運用新冠病毒援助專案的補助款,提供食物、筆電與網路通訊給六個家庭的三十個孩子。
您也可以一起幫忙: 捐款支持同濟兒童基金,協助同濟會員回應世界兒童的緊急需求-特別在此危機時刻。
「至少我們可以幫忙一部分沒有電腦卻有許多孩子的大家庭。」麥克皮爾森-普萊斯說,並補充說明這個島國因為觀光業蕭條而受到嚴重衝擊。
葛林.尼伯恩會長說,加拿大坎納塔-史帝茲維爾同濟會也運用同濟兒童基金補助款,填補東安大略省的科技落差。該會與拜鎮同濟會合作,偕同公立學校及天主教學校教育局一起找出需要電腦的學生。
校區雖然會出借電腦給家庭使用,同濟會員則購買Chromebook筆電送給學生。獲得補助之前,分會已經募得購買六十部筆電的金額;補助款則讓該會的「孩子的同濟電腦專案」可以多送出九到十一部筆電。
尼伯恩說,分會並未實際拜訪這些家庭,卻清楚他們的處境。例如,筆電被送給加拿大原住民家庭、近日從赤道幾內亞移民到加拿大的家庭、擁有五個孩子其中兩人學習遲緩的家庭,以及與年長祖母共住的隔代教養家庭。
尼伯恩說最近歡慶創會兩週年的該會,在疫情迫使學生待在家中之前,正考慮要推動一項電腦相關的專案。「我們知道有數位落差的問題,但在新冠疫情之前,沒人知道問題有多嚴重。」
校方對此專案的反應更是熱烈。
「疫情終會過去,但我們同濟會夥伴發動的計畫將對學生的平等成長留下長遠影響。」渥太華天主教教育局致信坎納塔-史帝茲維爾同濟會時寫道。
截至五月十一日止,同濟兒童基金已經撥出二十七件補助款,總金額超過美金六萬一千元。以下是其他分會運用補助款服務社區的部分案例:
日本東京同濟會:同濟會員購買電腦與平板協助缺乏科技設備的兒童,該會專注協助公立育幼院。
馬來西亞霹靂州淡汶同濟會:同濟會提供午、晚餐盒給育幼院、身障者及銀髮族之家,該會已送出超過兩萬五千個餐盒。
美國俄亥俄州河狸溪同濟會:該會運用補助款協助「養溪」共食廚房,提供超過四千五百份早、午餐給失去學校營養餐點供應的學生。
菲律賓南區美好三投斯將軍市同濟會:感謝同濟會的協助,約有一百五十個家庭將收到外科醫療用口罩、乾洗手與食物包。此外,分會希望能教失業母親縫製布口罩,為家庭增加收入。哥倫比亞辛塞雷霍同濟會:該會為維烈達.波利卡爾巴村的家庭提供食物、醫療、電腦與網路通訊。